5月16日,“文明匠心——亞洲非遺大展”在國家圖書館開幕。本次展覽是亞洲文明周系列活動之一,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、中央美術學院、國家圖書館主辦。中國文聯副主席董偉,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,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、副館長魏大威,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李金生等,以及來自土耳其等駐華使館的官員和來自亞洲14個國家的藝術家出席開幕式。

印度尼西亞皮影大師迪迪克•尼尼•索沃作為藝術家代表發言,他認為不同文化之間的互相影響將亞洲人民的心靈彼此相連,形成一種新的文化認同,亞洲人民應齊心協力共同推動文明的發展進步,不僅能保護亞洲豐富多彩的文明,也能維護世界和平,將文明成果世代傳承。

本次展覽共展出來自14個亞洲國家的320件(套)非遺大師作品,包括日本的陶瓷,韓國的斗笠、紙藝,尼泊爾的銅器,泰國的木偶、陶瓷,哈薩克斯坦的冬不拉、掛毯,馬來西亞的扎染、藤編等。展廳中央,獨具特色的“亞洲客廳”,以傳統中國文人書房的形式與亞洲各國非遺之作融為一體,充分體現了展覽通過器物之美彰顯亞洲活力,以對話、交流的方式向世界傳遞博大自信、古老鮮活亞洲的主旨精神,也對本次“亞洲文明對話”“聚焦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”的主題做了回應。

這些凝聚“匠心”的非遺之作,無不彰顯著亞洲的文化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佐證了亞洲文明的互鑒、融合,對進一步堅定亞洲人民的文化自信,推動各國間文明之路的建設,促進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共同發展、繁榮和進步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。
本次展覽將展出至5月28日。我館的“甲骨文記憶展”、“曠世宏編 文獻大成——國家圖書館藏《永樂大典》文獻展”與“文明匠心——亞洲非遺大展”一并被列入“亞洲文明聯展”。